產品分類
Products 為鼓勵我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履行環保責任,及時識別、防范環境風險,商務部、環境保護部日前已聯合發布《對外投資合作環境保護指南》(環保指南),這是我國在對外投資合作領域中,針對企業環境保護行為發布的*專門性指南。《環保指南》從項目建設、運行到污染事故應急處置等全過程對企業環境行為做出了相應規范。
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別濤表示,《環保指南》一方面引導企業注重建立內部的環境管理戰略、計劃及環保培訓制度,另一方面,從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對企業環境行為做了相應規范,包括項目環境與社會影響評估、達標排放、環境監測、環境盡職調查、危險廢物管理、環境事故預防與應急、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恢復等。
《環保指南》主要從三個方面對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的環境保護行為進行規范和引導:一是倡導企業樹立環保理念,履行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尊重東道國宗教信仰、風俗習慣,保障勞工合法權益,實現自身盈利與環境保護“雙贏”;二是要求企業遵守東道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要求投資合作項目要依法取得當地政府環保方面的許可,履行環境影響評價、達標排放、環保應急管理等環保法律義務;三是鼓勵企業與接軌,研究和借鑒組織、多邊金融機構采用的環保原則、標準和慣例。
《環保指南》對中國企業在對外投資合作中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構建和諧世界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有助于營造“走出去”良好外部環境,實現對外投資合作業務可持續發展,也有利于中國企業更好更快融入當地社會,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在開展對外投資合作過程中,中國企業普遍重視環境保護工作,能認真遵守東道國的法律法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但也有的企業對在境外如何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經驗不足,需要政府部門提供必要的指導。《環保指南》就是政府有關部門貫徹“寓管理于服務”理念,構建對外投資合作服務體系、加強對企業境外環境保護工作指導的具體體現。